1."霉點"是現象﹐實質是金屬電鍍層被氧化和腐蝕。
2.這種現象是電鍍業界常見的不良,主要原因還是潮濕環境所致。
從機理上分析,在相對濕度大于65%時,金屬表面通過毛細吸附作用會產生一層均勻而細薄的水膜,再加上溫度的周期性變化,會形成凝露,繼而形成微電池,屬電化學腐蝕。因為此種凝露現象所形成的電解液,酸性低,體積(或數量)較小,分布均勻,所以腐蝕程度較輕。
從不良現象來看﹐"霉點"只出現在沒有貼著透明膠紙的兩端(物料是并列貼在透明膠紙上的包裝方式)﹐正是暴露在空氣中的部位。而貼著透明膠紙的面無"霉點"現象。
3.此料存放在湖北的時間(5月底到7月初)正好碰上梅雨季節。梅雨出現在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持續連綿的陰雨、溫高濕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4.從金屬腐蝕學理論分析,決定金屬耐蝕性的因素有3個,即金屬本身、介質特性和環境條件﹐因此改善方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a)提高部件的耐蝕性﹕電鍍件增加鍍層厚度、改變鍍種等,不僅會大幅度提高成本,還不一定能解決根本問題。
b)更改包裝:使用真空包裝﹐直接隔絕外界環境的影響。成本高﹐比較難。
c)改善儲存環境:環境條件決定著介質特性,自然溫度和濕度無法調控,但可以改善。從行業實際情況考察,完全杜絕物料接觸濕氣不太可能,但如果存儲環境得到改善,通風性好,很快水氣就蒸發掉,也會有效阻止電化學腐蝕的發生。
d)儲存時間縮短,盡可能快速上線使用。成品包裝后﹐多層包裝﹐也能較好的隔絕濕氣。 結論﹕
對于"霉點"這種現象﹐主要是潮濕高溫的環境引發﹐現在電鍍界尚無徹底解決的辦法﹐目前能通過一些措施進行改善﹐以延長"霉點"出現的時間。比較常用的改善措施例如﹕改善包裝﹑改善存儲環境﹑縮短庫存時間。
處理意見﹕
超過限度的"霉點"物料退給廠商﹐并補回好料。建議廠內改善儲存環境﹐縮短庫存時間﹐降低此現象出現的可能性。
分析報告B:塑料電鍍件上的霉點是由于附著了霉腐微生物而形成。
塑料電鍍件霉點分析與討論和防止方法
在夏季南方的一些塑料電鍍廠點常會發現鍍件上有一些白色的小斑點,并且很難擦拭掉,影響產品的外觀,甚至導致報廢。雖然電鍍工藝條件正常,卻難以避免,甚至會大批量地出現。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電鍍問題,稱為電鍍件霉點。下面結合工藝流程,在討論分析其成因的基礎上,介紹生產中防止此種問題發生的方法。
工藝流程:
上掛具除油水洗親水粗化水洗中和水洗預浸催化水洗解膠水洗化學鍍鎳水洗酸活化閃鍍銅水洗酸活化酸性鍍銅水洗酸活化水洗鍍多層鎳水洗酸活化光亮鍍鉻水洗烘干下掛具檢驗包裝入庫
分析與討論
塑料電鍍件上的霉點是由于附著了霉腐微生物而形成的,霉腐微生物的來源、存活條件以及有效附著在電鍍件上的階段及場所是討論霉點成因及防止方法的關鍵。
夏季之南方高溫潮濕,是霉腐微生物活動的時機。進入電鍍車間的原料、水、人員、灰塵等都可能帶入霉腐微生物及其孢子,而霉腐微生物只要有足夠的水分(濕度),即使其它氮化合物、碳化合物、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極少時也能生長;即使完全沒有外界營養物質,只要濕度、溫度、PH值等條件合適,霉菌孢子靠本身儲存的養料,也能發育到一定程度。
由上述工藝流程可知:化學鍍鎳槽、化學鍍鎳后水洗槽、鍍光亮鉻后水洗槽、烘干不足的產品、檢驗與包裝工人的手套、包裝與存放用品等都是霉腐微生物進行有效附著重要場所與階段,一旦霉腐微生物或其孢子在這些場所存在并成活,則就會導致電鍍件出現霉點。
防止方法
根據上面的討論可知,防止塑料電鍍件霉點的關鍵就在于控制霉腐微生物的來源,盡量減少其接觸產品的機會;并在其進行有效附著的階段及場所進行殺菌處理,盡量消除霉微生物的存活條件。在實際生產中可采用如下具體措施:
(1)注意車間與倉庫的通風、除塵和滅菌,盡可能減少或杜絕霉腐微生物污染源;
(2)保持原料的清潔衛生。如化學鍍鎳用的檸檬酸鈉溶液在添加前應加熱到80℃左右進行殺菌處理;
(3)使用的水應進行殺菌處理。凈水處理裝置中的離子交換樹脂要定期用殺菌yjjh 清洗;化學鍍鎳后水洗槽中每天應加入適量殺菌劑,每班抹缸時應用乙醇;光亮鍍鉻后的水洗用水必須用紫外光燈照射殺菌;
(4)電鍍件烘干的溫度和時間一定要足夠,絕對禁止烘后工件上還有水;
(5)檢驗、包裝工人用的白紗手套必須干燥清潔,而且應內戴塑料薄膜手套;
(6)包裝用品應清潔干燥,可在包裝箱中放入干燥劑及防霉劑;
(7)電鍍件不宜在高溫高濕的車間中放置過久,包裝完畢應迅速移入倉庫。
我公司推出3Q系列殺菌劑、防腐劑、 殺菌劑,主要應用在石油化工、電力冶金等工業循環水處理,造紙工業,木材工業,涂料工業、皮革行業、日化行業及金屬切削液等行業的殺菌,防腐,防霉。